站内搜索:

一年编撰一本文化丛书,高明政协打造文史品牌

日期:2020-12-21 时间:16:19:00 作者:


来源:南方日报 

       近日,由高明区政协编撰的《高明·书院文化》正式出版。该书是《高明历史文化丛书》的第四辑,填补了高明书院文化研究空白,为探究高明“文风甲端郡、彦硕辈出”美誉源头提供了大量史料支撑。

       自本届政协履职以来,高明区政协充分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倾力打造文史品牌,陆续编撰出版了《高明·明城梦华录》《高明·南蓬山》《高明·祠堂与碑刻》等高明历史文化丛书,实现文史研究与挖掘历史文化、助推文化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紧密结合,有力提振高明文化自信、助推文化繁荣。

探究“文风甲端郡”源头

高明曾兴建19所书院

       历史上,高明曾涌现出35名进士,250多名文武举人。尤其在明代,高明文风鼎盛,曾出现父子同榜进士、兄弟同榜进士等佳话,为高明赢得“文风甲端郡、彦硕辈出”的美誉。

    “这与高明自古重视教育,书院文化兴盛有密切关系。”《高明·书院文化》的主创者说,历史上高明书院与官学、私学并存,有历史可查的书院共有19所,在道德教化、传播学问、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造就了书院文化的辉煌。

       高明是岭南最早建设书院的地区之一。据权威工具书《广东书院制度》考证,早在南宋时期,高明便兴建了蜕斋书院,是当时广东最早的五所书院之一,也是广佛肇地区第一所书院。

       自明代开始,高明进入书院文化的鼎盛时期,培养出大量的名人志士。作为明代的同榜进士,区大相、区大伦兄弟既是书院文化的受益者,也是书院文化的传播者。如区大伦居乡期间,在高明建起了蓬山书院、沧溪书院,吸引大量周边地区学子慕名而来,区大伦在诗中称“讲院初开日,如云弟子从”。近代高明的革命志士,如谭平山、谭植棠、谭天度也曾在高明东洲书院就读。

传承历史文脉

为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注入文化内涵

       随着历史变迁,一度发挥重要作用的高明书院几乎已从人们的视野消失了,如今仅在鳌云书院还能看到高明书院的部分建筑遗存。

     “书院是高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编撰出版《高明·书院文化》,希望再现书院文化的历史脉络,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的有效路径。”高明区政协有关负责人说。

       为传承和发展高明书院文化,高明区政协2019年提出了“把南蓬山打造成文化名山、恢复重建蓬山书院”的建议,得到高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部分建议内容已转化为区委、区政府的决策。按照相关计划,高明区将发掘整理蓬山书院文化资源,并整合古椰贝丘遗址、明湖公园、智湖公园、区大相故居等南蓬山周边景点景区资源,进行综合保护开发,力争把南蓬山打造成文化名山。

       事实上,书院文化的发掘、传承和发展,只是高明区政协传承地域文化、助推文化繁荣的发力点之一。自本届政协履职以来,高明区政协把打造文史品牌列为重要工作之一,着力编撰高明历史文化丛书,充分发挥政协文史“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

       2017年,高明区政协挖掘高明老城内涵,编撰《高明·明城梦华录》,以明城标志性建筑为蓝本,引发共鸣,留住乡愁;2018年,高明区政协编撰《高明·南蓬山》,挖掘南蓬山历史文化;2019年,高明区政协编撰《高明·祠堂与碑刻》,挖掘祠堂文化,保护碑刻艺术,助推文旅结合、助力乡村振兴。

    “弘扬地域优秀传统文化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高明区政协将发挥汇聚文化艺术领域优秀人才的优势,为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推动文旅结合和发展文化事业,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高明区政协主席黄棋泰说。

【撰文】叶能军

粤ICP备1106037329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粤公网安备44060802000168号
高明政协地址:荷城翠竹路169号 邮编:528500
电话:0757-88888038 传真:0757-88881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