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夯实基层卫生事业基础,推动高明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1-11-15 时间:09:00:10 作者:

(民进高明支部委员)


  近年来,高明区坚持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点工作,致力构建保障全面覆盖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全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

  一、高明区基层医疗卫生的基本情况

  目前,全区承担基层医 疗卫生服务职能的机构共有9间,包括城北、城南、城西、荷城、富湾、西安、杨和、明城、更合,服务人口数为442900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已增加到29项,基层卫生服务覆盖率100%。结合区镇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整合优化区、镇、社区三级公共卫生服务资源配置,着力构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新机制,从 2019 年 8 月 1 日起将镇(街道)级6间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财物以及管理职能统一收归区级管理,实现区、镇、村卫生健康一体化管理,同步实施“公益一类单位公益二类管理 ”模式,充分调动基层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基层卫生健康水平的提高,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卫生服务。

  二、高明区基层医疗卫生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管理机制不完善,难以调动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目前高明区基层医疗机构中除了更合镇中心卫生院试点推行薪酬制度改革外,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沿用的薪酬制度是按绩效工资比例(基础性绩效工资:奖励性绩效工资)为6:4执行,未能按医改要求把薪酬制度改革落实到位,存在不同程度的“大锅饭”现象,绩效工资分配未能体现按劳分配原则,不能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从事基本公共卫生的工作人员薪酬偏低,难以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引进难,发展动力受限。一方面由于基层待遇低,生活环境不便,发展空间受限等原因,基层人才引进难、招聘难问题突出,部分医生岗位经多次公开招聘均无人应聘,导致专业技术人员紧缺。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42名医务技术人员中,副高职称2人,占0.8%,中级职称62人,占25.2%,初级职称161人,占66.5%。低职称人员成了基层卫生工作的主要力量,基层医疗技术水平不高,严重影响群众信任度及医疗服务项目的开展。另一方面个别镇(街道)考虑财政支出负担重,使用编制招收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全区基层医务人员总编制数为333名,现有在编人员293人,空编40人。

  (三)农村卫生站维持艰难,医疗服务能力萎缩近年来,农村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突出,为此区政府利用革命老区建设资金来投入乡村卫生站建设,建设了1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接诊对象主要是附近村民。由于城市化发展加快,农村里的青壮年大部分选择进城务工或定居,农村留守人员以老、幼、病、残为主,这个群体的医疗服务购买能力比较薄弱,个别基层医疗站点坐诊一天都不足10个病人,农村卫生站仅凭门诊收入难以维持正常运转。此外,受农村基层医疗软、硬件条件限制,以及医生认知偏差(医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所导致的医疗事故赔偿,造成乡村医生面临较大的医疗风险。

  (四)基层医疗设施设备欠缺,影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率。由于基层医疗机构起点低,资金缺口大,各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无专用车辆用于基本公卫下乡服务,加之基层医院服务区域较广,可提供出行的车辆不足,无法满足基本公卫的需求。另外,基本公卫服务团队未能配备相对完善的上门体检设备,致使许多体检项目无法在公卫人员下乡时直接提供服务,群众需自行到医院接受检查,从而影响了项目实施的效果。

  (五)政府财政支付不到位,影响基本公卫资金使用。目前除城区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外,其他承担基本公卫的基层医疗单位都是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导致一些本应开支的基本公卫下乡补贴、交通补贴、设备购置等支付不到位,影响公卫资金的使用,打击了公卫医生的工作积极性。

  三、夯实高明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的建议

  (一)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输血”。一是建立引进人才绿色通道,对中心卫生院引进医药卫生类本科以上学历或执业医师资格、一般乡镇卫生院引进医药卫生类大专以上学历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人才的,可简化程序,采取直接考察等方式招聘。二是加大基层在岗医生培训力度,由区卫生计生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专门培训计划。鼓励基层在岗医生通过参加符合执业准入政策的高等教育,提升学历层次,符合条件后参加相应执业医师考试合格的,所在单位可给予适当学费补贴。为大专以上学历的乡村医生提供到大医院培训进修的机会,到村卫生站工作的医学本、专科毕业生优先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三是发挥现有人才专项资金的作用,改善工作设施和生活条件,为基层医疗人才提供基本保障条件,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扩大基层卫生资金投入主体。一是用好用活上级资金。充分利用革命老区建设资金以及中央配套资金来加大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在建好的17家农村卫生站的基础上,进一步扩面到更多的卫生站和基层卫生院,既要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加大设备设施的投入,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用武之地”。二是要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设备短缺的问题,必须改变完全依靠政府财政投入的传统模式,即不能仅依赖政府投入,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通过扩大主体范围拓宽资金来源,例如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引入社会力量,用于扩大主体范围、拓宽资金来源。

  


粤ICP备1106037329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粤公网安备44060802000168号
高明政协地址:荷城翠竹路169号 邮编:528500
电话:0757-88888038 传真:0757-88881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