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高明区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

日期:2021-05-31 时间:17:23:13 作者:

(提案人:民盟高明总支)


  202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三农”工作是全党高度重视、关系国家全局的重大课题。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做好“三农”工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处理好城乡关系,被摆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近年来高明区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革命老村建设项目基本完工;杨和大布以及明城天湖山坚果工程项目持续推进;富硒丝苗米产业园3000亩水稻种植项目和稻虾生态项目有序进行……即将开启的“十四五”是我国全面现代化的起步期,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期,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基础和潜力所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大国博弈复杂多变,在各类风险和变局中,“三农”压舱石作用更须有力有为。

  一、存在问题

  (一)乡村人才流失问题

  近十几年来,高明农村普遍存在人才外流、农村空心的现象,留在本村居住的人员,又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以坟典村为例,全村户籍人口约七百多人,常住人口才两百多人,但是该比例在高明农村来说已经算是相对较高的村落。高明区内的农村,还是比较缺乏能将村务治理得井井有条的班子成员,如何选出好的带头人,如何培养好的接班人,是乡村振兴不容忽视的突出难题。

  (二)基础配套设施不足

  高明山清水秀,拥有“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天然生态格局,森林覆盖率高达58.28%,同时高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高明区部分农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值得一看的旅游景观,有风景卓越展现世外桃源般的大美生态林场,亦有让吃货们欲罢不能的经典美食;有两朝四进士,一榜四文魁的文化名村,亦有革命“三谭”(谭平山、谭植棠、谭天度)等革命先辈辈出的红色革命圣地。由于缺少基础配套设施,导致外地游客甚少到来,或者看完就走,极少过夜留宿,远远未能充分挖掘游客的消费能力,大大降低了经济效益。

  (三)发展资金紧缺

  当前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通过多方努力,为高明革命老区49个行政村(社区),争取到了自2018年至2020年三年共4.9亿的市级财政资金扶持。虽然扶持资金总量看似巨大,但具体落实到每个行政村(社区)后,也只能解决最迫切的道路硬底化、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保障生活供水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此外,乡村发展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其本身缺少可以进行营运产生收益的集体资产。特别在经济相对较差的乡镇更为突出,绝大部分的集体土地又已经通过发包的形式,分散到了每个农户家庭之中,村集体基本上没有多少公共资产用于运营收益,使得农村严重缺乏用于提升软硬件设施的持续性资金来源。

  二、意见和建议

  打造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10亿元级别年收入的院长单霁翔曾表示:“文创不能‘千篇一律’,要抓住自己的优点、特色和传统。”高明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亦是如此。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高明需要打造自己的特色之路,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高明乡村振兴之路。

  (一)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以共同理想引领群众价值取向,让奋斗拼搏的精神蔚然成风;以民主法治提高群众内在素质,让民主法治的观念深入人心;以示范表率带动群众行为方式,让互帮互助的风气不断弘扬。开展以党员为骨干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推出一批党员志愿服务项目,把党员干部的好思想、好作风,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服务行为,从而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服务、自我服务、互相服务,使互帮互助成为新的社会风尚和群众的自觉行为。各级党组织要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为基层干事创业创造更好条件。要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

  (二)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在引进乡村振兴人才方面,要不拘一格,重在实效,在选拔考核优先任命敢于作出“五不”承诺的村干部。在使用人才方面,要人尽其能,提供平台,要创造和提供宽松的氛围,尽可能让他们充分发挥出做好事业的潜能。在培养人才方面,要突出重点,长短结合。对于涉农企业管理人员、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等视野宽阔,思路灵活的乡村人才要重点跟进培养。在激励方面,要市场激励和政策激励相结合。提高乡村人才的收入水平,要努力按照人才对社会的贡献,提供酬劳。要特别尊重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重大作用和重要贡献,依法依规,切实保护好人才智力劳动的合法所得。

  (三)强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1.高度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龙头作用,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把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对接。鼓励和扶持乡镇、村居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各具特色的规划建设。

  2.分步解决当前农村迫切需要改善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机制,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和重点景区停车场建设力度,加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方面的建设力度,重点解决村内道路、给排水、垃圾处理、人畜混居等突出问题。

  (四)强化推进农村制度改革

  1.全面推进全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的股份制改革。为全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更有力的制度支撑。探索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明晰产权归属,完善各项权能,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

  2.结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以及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现有政策,通过股份合作制将农民手中的土地集约起来经营管理以产生更大的持续性经济效益。例如我区速生桉的控桉限桉措施已经实施了一段时期并且初有成效,结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开展,密切跟进桉树砍伐后农地的复耕复种复绿进度,将原种植速生桉的土地因地制宜改种其他林木。

  3.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管理维护的长效机制。要把建设管理并重作为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原则,加大改革力度,明晰产权,明确责任,量化到自然人或法人,充分调动各方面投资建设和管好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的积极性。

  (五)强化高明城市名片打造

  1.打造高明农产品产业地理名片。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高明由于独特的自然资源,拥有“富硒大米”“粉葛”“沙葛”“生姜”“濑粉”“金黄芒果”等等丰富的特色农产品,建议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科技+市场”的创新之路打造高明农产品产业地理名片,一方面加大对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力度,通过精心的销售策划,扩大知名度。另一方面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对产业条件成熟的村先行项目策划和实施,做到成熟一批发展一批。从而带动企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将高明农产品产业地理名片推向全省,走向全国。

  2.持续推进高明“平山故里”红色旅游城市名片。当前谭平山纪念馆及故居红色主题展示区已被省委宣传部列入红色军事主题文化遗产重点扶持项目名单。加强谭平山纪念馆及故居红色主题展示区建设,延伸红色精神内涵,打造“平山故里”红色旅游品牌,进一步擦亮高明“平山故里”城市名片。让游客在铭记革命先烈的同时加入高明乡村田园、民俗文化、特色农产品等乡村元素。打造集参观、调研、培训为一体的综合培训基地,当前国家鼓励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可以把握住机会,将自身发展与研学结合起来,例如开发体验农耕的项目,让中小学生在游学中学到知识。


粤ICP备1106037329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粤公网安备44060802000168号
高明政协地址:荷城翠竹路169号 邮编:528500
电话:0757-88888038 传真:0757-88881889